钢琴演奏的诠释
在60年代,一位外国评论家曾对钢琴家埃米尔·吉列尔斯做出这样的评价:在他演奏的作品当中,“可以感受到但丁笔下极度的悲哀。”这种观察和评价是十分正确的。如果说由于接触艺术中的个性而产生了愉悦感这种说法不确切的话,那么确切的说法应该是亚里士多
德在《诗学》中所使用的术语:“感情受艺术的作用而引起的净化”,或者说是“心灵的净化”。
实力雄厚的创作个性还有一个典型的特点:这种创作个性一般不取决于人们的意志,或者说他对人们的作用,并非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,甚至几乎是人们的愿望相违背的。正因为如此,当“各方”的美学观点和品味发生冲突时,创作者的个性才显得与众不同。
很久以前,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:在遥远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,施纳贝尔曾来我国访问演出,虽然他是一位国际知名的钢琴家,但是他并未获得所有听众的理解、支持和赞同,因为他的诠释手法显得过于独特,使大家产生了异常陌生的感觉。他的诠释手法的确不合乎我国。
一部分听众,其中主要包括莫斯科的权威听众(亚历山大·戈登为泽尔、康斯坦丁·伊咕诺夫等),有时对是施纳贝尔的演奏表示非常不满。与此同时,钢琴家施纳贝尔的演奏对人们又产生了最强烈的影响,甚至对那些反对他的诠释方法的听众,同样产生了巨大的作用,但这是后来才弄清的问题。